【在土耳其生活是什麼感覺】一個台灣媽媽的土耳其生活告白:文化衝擊、育兒大不同






【2024在土耳其生活是什麼感覺】一個台灣媽媽的土耳其生活告白:文化衝擊、育兒大不同















【2024在土耳其生活是什麼感覺】一個台灣媽媽的土耳其生活告白

寫在最前面

我知道這篇文章跟我平常的寫作風格非常不一樣。

但如果用一貫的方式介紹土耳其,只怕無法傳達這個國家帶給我的震撼、困惑、歡笑和感動。

這十多年來,土耳其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方式,也讓我學會用更包容的心看待「不一樣」。

所以這一次,讓我用最真實的故事,分享那些讓我愛得又氣又笑的土耳其日常。

開場:一個充滿驚奇的國度

「媽媽,為什麼土耳其的冰淇淋會『跳舞』?」

「為什麼土耳其的貓可以自由進出超市?」

「為什麼伊斯坦堡的海鷗這麼多?」

「為什麼土耳其人一直說『Allah Allah』?」

八歲的Alina總是有數不完的問題。說實話,這些問題不只讓我這個在土耳其生活多年的台灣媽媽笑得合不攏嘴,更讓我想起自己剛來土耳其時的種種趣事。

從一個對土耳其只知道「好吃的土耳其烤肉」的台灣女生,到現在能用土耳其語跟菜販討價還價的在地媽媽,這十多年來,土耳其不斷顛覆我的認知,也讓我愛上這片充滿驚喜的土地。今天就讓我用最真實的故事,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土耳其。

 在土耳其生活是什麼感覺

歐亞交界,到底是歐是亞?一個國家如何「騎牆」成功

伊斯坦堡的人們總愛說:「今天我橫跨了兩大洲!」,對他們來說,這簡直就跟台北人說「我今天去信義區逛街」一樣稀鬆平常。我最喜歡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渡輪上問乘客:「你覺得現在是在歐洲還是亞洲?」看著大家困惑的表情,總讓我想起自己第一次來到這裡時的震撼。

跨洲生活的小趣事

想像一下:

  • 早上在歐洲喝咖啡
  • 中午跨海到亞洲吃午餐
  • 晚上再回歐洲看夕陽

這在伊斯坦堡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!

有趣的是,這兩邊的生活方式還真有點不一樣:

  • 亞洲區比較悠閒,咖啡廳林立,老實說我比較喜歡亞洲區的步調
  • 歐洲區更國際化,觀光客絡繹不絕

有趣的地理小祕密

🌍 土耳其的面積有多大?

想像把24個台灣疊在一起,就差不多是土耳其的大小了!但最有趣的是:

  • 歐洲區域只占全土耳其的3%
  • 大概跟台灣北部城市相加起來的面積差不多
  • 卻住了1500萬人(全台灣2/3的人口!)
Turkish tea glass on a balcony with a view of the waterfront, perfect for relaxation.歐亞交界,到底是歐是亞?

從拜占庭到現代:一場時尚的變身秀

如果要用食物來比喻土耳其的歷史,我會說:

  • 拜占庭時期是精緻的宮廷甜點
  • 鄂圖曼時期是層層疊疊的千層派
  • 現代土耳其則是融合各國風味的創意料理

那些年,那些荒謬的誤解

「土耳其是不是很落後?騎駱駝上班嗎?」

「是不是所有人都戴頭巾?」

「土耳其是共產國家嗎?」

每次聽到這些問題,我都忍不住想說:

  • 伊斯坦堡的地鐵比台北捷運還要新
  • 年輕人打扮時尚程度不輸韓國
  • 街上騎駱駝的,通常是觀光客… (開玩笑!)

在現代和傳統之間

最特別的是,土耳其完美展現了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擁抱現代:

  • 傳統市場旁邊就是時尚商場
  • 清真寺旁可能開著星巴克
  • 年輕人一手拿著土耳其紅茶,一手滑最新款iPhone
  • 老城區的古老建築裡,可能是最潮的藝術咖啡館

這就是現代土耳其的魅力:它從不拒絕新事物,卻也不忘記自己是誰。

busy crowded Taksim Turkey土耳其完美展現了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擁抱現代

土耳其人的性格解密:反差萌主義者

熱情到不行,但超有原則

在土耳其,你永遠搞不懂下一秒會發生什麼:

  • 不小心在餐廳打翻飲料,老闆會說「沒事沒事,祝你好運」
  • 路上跟人發生爭執,下一秒可能變成好朋友
  • 問路會有人親自帶你走一段,順便介紹他全家人
  • 隔壁阿姨明明不認識,卻會請你上樓喝茶
  • 但如果觸及宗教、政治等原則問題,他們會立刻變臉

老實說,土耳其久了,我也變得隨時可以開啟戰鬥模式,在路上跟人吵架!(笑)

溫柔又火爆的矛盾體

最有趣的是土耳其人的情緒表達:

  • 吵架時像要打起來,轉眼又相談甚歡
  • 開車時罵罵咧咧,下車後彬彬有禮
  • 可以為陌生人兩肋插刀
  • 但也會為了一點小事跟人爭論半天

愛讀書的國度?!

每次在地鐵上,我總被周圍的景象震撼:幾乎一半的乘客手上都捧著書!年輕人戴著耳機,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。街上隨處可見抱著小說趕路的人,讓人不禁想:這真的是全世界最愛讀書的國家之一!

不過說真的,能在擁擠的地鐵上一心二用地看書,大概也是土耳其人的特殊技能了(笑)。

但有趣的是:

  • 看的大多是愛情小說
  • 最愛土耳其連續劇(雖然自己也會說很狗血),也很喜歡亞洲影劇
  • 社交媒體上瘋狂追星
  • 文青和追星女孩可能是同一人
 Burası Türkiye

「Burası Türkiye!」(這裡是土耳其!)

這句話,可能是我在土耳其聽過最多次的無奈感嘆。無論是:

  • 政府機關突然改變規定
  • 原本說好的事情莫名其妙改變
  • 計畫趕不上變化
  • 明明說「不行」,但實際上「可以」

當這些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情發生時,不管是土耳其人還是外國人,都會聳聳肩說:「Burası Türkiye!」(這裡是土耳其嘛!)

土耳其人的口頭禪:從「Allah Allah」到「Aman Aman」

在土耳其生活久了,有些詞彙會不知不覺變成你的日常用語。最有趣的莫過於「Allah Allah」(讀音類似:阿拉阿拉)了。

說真的,剛來土耳其時我還不太習慣,覺得怎麼動不動就「Allah Allah」。但現在?我不只會用了,連兩個孩子也都會模仿我的語氣說「Allah Allah」,氣得我哭笑不得。

這個詞組的妙處在於,它可以表達幾乎所有情緒:

  • 趕著下班去市場,結果發現今天沒有擺市:「Allah Allah…」
  • 地鐵又塞人:「Allah Allah!」
  • 婆婆又煮了一大鍋食物要我們帶回家:「Allah Allaaaah…」
  • 小孩在學校學會了新的土耳其諺語:「Allah Allah!真的嗎!」

有趣的是,這個習慣似乎會「傳染」。我認識好幾個住在土耳其的外國朋友,不管是基督徒、佛教徒還是無神論者,最後都會不自覺地用上這個詞。

某次我跟一個住在土耳其20年的日本朋友聊天,她一個不小心撞到桌角,立刻脫口而出「Allah Allah!」然後我們倆相視大笑 —— 這大概就是土耳其的魔力吧!

這大概也說明了為什麼「Burası Türkiye」(這裡是土耳其)會成為每個人的口頭禪。因為在這裡,連說話的方式都會不知不覺「土耳其化」呢!

「不」的藝術:土耳其式拒絕

在土耳其,理解「不」字的真正含義是一門學問。比如:

  • 「İnşallah」(如果阿拉允許)= 基本上不可能
  • 「Bakarız」(我們看看)= 別期待了
  • 「Durur」(等等看)= 明確的拒絕
  • 「Olur, olur」(可以可以)= 敷衍的同意

學會這些暗號後,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先生答應「等下就收衣服」時,衣服可能在陽台晾一整天…

 伊斯坦堡到處都是美景

土耳其時間的真相

在土耳其,時間是一個很有彈性的概念:

  • 「5分鐘後到」= 至少半小時
  • 「馬上好」= 不要抱太大期望
  • 約會遲到是常態(但別人遲到你也不能生氣)
  • 「週一開始」可能是下週一,也可能是下下週一

但奇怪的是:

  • 清晨的宣禮聲永遠準時
  • 足球比賽從不延遲
  • 電視連續劇的播出時間嚴格遵守
  • 週五的集體禮拜絕不遲到

日常生活篇:一個台灣媽媽的土耳其生存之道

咖啡館文化大不同

在土耳其,咖啡館(kahve)可不是我們想像的星巴克風:

  • 基本上是男人的社交場所
  • 煙霧瀰漫是日常
  • 不只喝土耳其咖啡,更多人喝紅茶
  • 打okey(類似麻將)是標配
  • 水煙(nargile)的香氣隨處飄散

第一次經過這種咖啡館時,我還天真地想進去坐坐,結果引來一陣驚訝的目光…

Kahve基本上是男人的社交場所Kahve基本上是男人的社交場所
打okey(類似麻將)是標配打okey(類似麻將)是標配<

伊斯坦堡交通大冒險

提到伊斯坦堡,就不能不說說這裡令人抓狂的交通。作為一個帶著兩個小孩的媽媽,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:

除非必要,真的不要開車!原因無他:

  • 塞車可以塞到懷疑人生
  • 停車位比樂透還難找
  • 停車費可能比購物金額還高

所以我們家的日常是:

  • 拎著小孩搭地鐵和電車
  • 耳邊伴著電車親切的叮叮聲
  • 等待關門時的長長嘟聲
  • 偶爾被擠得像沙丁魚罐頭

但這反而成了我們家最溫馨的回憶!

除非必要,真的不要開車!塞車可以塞到懷疑人生在伊斯坦堡,我們太不會開車,塞車可以塞到懷疑人生

每天搭乘公共交通,就像看一場永不落幕的即興劇:

  • 地鐵裡忽然響起薩茲琴(saz)的聲音,原來是街頭藝人
  • 電車上老奶奶堅持要讓座給抱小孩的我,明明她看起來比我更需要
  • 公車司機會等跑著追車的乘客,然後說一句:「Koş koş!」(快跑!)
  • 擁擠的車廂裡,陌生人會幫你抱一會兒哭鬧的孩子

市場尋寶記:Halk Pazari的日常

每個區域都有固定的擺市日,此起彼落的「Buyrun! Buyrun! Buyrun!」叫賣聲,混著當季水果的香氣,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。身為職業婦女,我最期待的就是趕在下班後衝到露天市集(Halk Pazari)。為什麼?因為

  • 市集不是天天都有
  • 每個區域的擺市日期不同
  • 要買到新鮮漂亮的蔬果得搶快
  • 討價還價是基本功

市集尋寶要訣:

  • 貨比三家不吃虧(老闆們很健談,逛著逛著就知道今天的行情)
  • 最後一小時是撿便宜的黃金時段
  • 要買到好價格,殺價是基本功
  • 跟老闆混熟了,常常會送你「多一點點」

趣事分享:剛來土耳其的時候,有次為了一把菠菜,我用我破破的土耳其語跟攤販殺價,結果他被我逗樂了,不只給我特別優惠,還塞了一把香菜給我。從此我們成了「老主顧」關係!

要買到新鮮漂亮的蔬果得搶快要買到新鮮漂亮的蔬果得搶快

土耳其超市驚奇

大型超市的特色:

  • 永遠少不了橄欖、白乳酪和優格專區(說到優格,土耳其人都堅持希臘優格根本就該叫土耳其優格!)
  • 結帳要有抗壓性,遇到臉臭服務差的櫃員很正常
  • 價格都是固定的,不像市場可以殺價
  • 商品擺設和動線跟台灣差不多

居家生活面面觀

每天的起點是:

  • 清晨的宣禮(ezan)聲準時響起
  • 陽台成了生活重心:洗衣服、曬被子、打地毯都在這裡
  • 樓下咖啡館的香氣飄上來
  • 鄰居阿姨的各種關心

辦公室文化

會議文化:

  • 一定要先喝茶才能開始
  • 即使遲到也要先問候每個人
  • 「5分鐘會議」最少要預留1小時
  • PowerPoint?不存在的,我們用聊天的

職場人際:

  • 第一天上班就被問:「你結婚了嗎?」
  • 午餐約會是建立友誼的關鍵
  • 同事的親戚好友都會變成你的人脈
  • 下班後的聚會永遠少不了烤肉

育兒經驗篇:在土耳其當媽媽

土耳其式育兒:一個台灣媽媽的震驚實錄

從小孩出生那一刻起,就開始體驗文化衝擊:

公共場合篇:

  • 孩子在餐廳大哭?所有人都來安慰(包括老闆)
  • 在超市搗蛋?店員會逗他玩
  • 公車上鬧脾氣?阿姨會遞糖果(這個真的很困擾)
  • 陌生人愛摸小孩頭:「Maşallah!」(我只能尷尬笑)

餐廳驚魂:

  • 服務生搶著要抱小孩:「你先吃,我陪他玩!」
  • 廚師特別端出「給小朋友的驚喜」(根本沒點的餐點)
  • 打翻飲料不是災難,而是收到全餐廳的安慰
  • 孩子在店裡跑來跑去?所有人都覺得可愛
土耳其給小孩很大的自由孩子跑來跑去?所有人都覺得可愛

教養觀念的巨大差異

台灣 vs 土耳其育兒觀:

  • 台灣:「你看人家小孩!」
  • 土耳其: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」
  • 台灣:「要考第一名!」
  • 土耳其:「開心最重要!」

作息問題:

  • 台灣:晚上9點必須睡覺
  • 土耳其:半夜還在街上玩的小孩比比皆是
  • 台灣:點心要限量
  • 土耳其:甜食是親情的象徵(婆婆:「吃吧吃吧!」)
在土耳其,甜食是親情的象徵在土耳其,甜食是親情的象徵

意外收穫

在這裡養育孩子,發現了意想不到的好處:

  • 孩子比我想像中更獨立
  • 社交能力驚人(跟陌生人聊天超自在)
  • 語言天賦被逼出來(土耳其語、英語輪著說)
  • 適應力特別強(環境再混亂都不怕)

但還是有些永遠適應不來的事:

  • 半夜11點還在街上玩耍的孩子
  • 餐廳裡到處亂跑卻沒人管的小孩
  • 零食和糖果完全不設限
  • 功課永遠排在開心之後

老實說,一開始真的很不適應土耳其的教養方式,但漸漸發現:孩子在這裡長大,似乎比在台灣更快樂、更自在。雖然功課可能沒那麼好,但社交和情商的發展卻令人驚喜。

那些讓我又愛又恨的土耳其特色

👍 愛的部分:

  • 街坊鄰居的溫暖關懷
  • 生人都能聊到忘記時間
  • 陌生人願意為你兩肋插刀
  • 家庭關係緊密又溫馨

👎 還在適應的部分:

  • 永遠說「5分鐘」但要等半小時
  • 開會沒有準時的概念
  • 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節奏
  • 政府機關「今天不行」可能明天就可以

給新來者的溫馨提醒

如果你也打算來土耳其生活或旅遊,這些是我的小建議:

1. 心態調整:

  • 放慢腳步,享受當下
  • 學會用「Burası Türkiye」安慰自己
  • 預留更多緩衝時間
  • 保持彈性的心態

2. 生活技巧:

  • 學會基本的土耳其語問候語
  • 接受熱情但保持適當距離
  • 習慣討價還價的文化
  • 培養耐心和幽默感
Overlooking Galata Tower因為,這裡是土耳其啊!Burası Türkiye!

後記:在土耳其,我也跟著「土耳其化」了

回首這十多年,我在土耳其經歷了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:從留學生到上班族,從女孩蛻變為女人,然後成為妻子、母親。土耳其,用它特有的方式,一步步「強迫」我成長。

很多朋友問我:「這麼多不習慣,為什麼是那麼喜歡土耳其?」

說實話,我對土耳其的感情很複雜:有時覺得它太隨性,有時又被它的熱情感動;有時被它的混亂氣瘋,有時又被它的包容治癒。但就像愛上一個人,你會連他的缺點都覺得可愛。在土耳其,我找到了另一種活著的方式 —— 不那麼完美,但更有溫度。

也許你會覺得我有點「自虐」,但這大概就是土耳其的魔力:它會用各種方式挑戰你,磨練你,最後讓你愛上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生活。說不定有一天,你也會:

  • 愛上這個充滿驚喜的國度
  • 愛上用土耳其語撒嬌
  • 愛上那些畫面精美的土耳其連續劇(但最好別看太多集)
  • 學會用「Maşallah」保護你珍愛的一切

因為,這裡是土耳其啊!Burası Türkiye!

寫於2024年12月

by Melina 一個深深愛上土耳其的台灣媽媽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